学生工作
让中职学生充满幸福
一、实施背景
(一)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新思路
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:“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,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、传承技术技能、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,必须高度重视、加快发展”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(二)现代中职学生现状和需求
目前,技工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,个体素质差异很大,15、16岁的学生入读技校后,缺乏自信,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,对未来感到迷茫。所以,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,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(三)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做法
基于技工学校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,我校创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,建构了“141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。
二、主要目标
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建设,是以职业为主体,岗位能力为核心,就业为导向,通过职业认知、职业培养、职业实践“三阶段式”的课程改革思路,建构“141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,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专业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,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,促进学生成长,助推学生成功,让学生充满幸福。
三、主要做法
创新建构“141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,主要通过紧抓“一条主线”,深化“四大平台”,完善“多元评价”机制,把项目建成内涵丰富、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,充分彰显项目辐射与示范作用。
(一)围绕“一条主线”,突出职业教育
“141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,是以职业认知、职业培养、职业实践“三阶段式”的课程改革思路为主线,结合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,通过多元主体、多元形式、多元空间等教育方法,有针对性、选择性和创新性地引导学生,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,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。
(二)深化“四大平台”,促进职业认同
1、建构职业生涯规划多元教育平台
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、学生职业心理发展测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,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能力。
(1)自主编写校本课程,促进职业和教学的融合
基于学校“三阶段式”的课程改革思路,在职业认知、职业培养和职业实践阶段,编写了《职业启蒙》、《职业生涯》和《就业指导》三本指导教程,在12、13、14级实施课堂教学,通过课程教学、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融互促,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,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素养。
(2)开展特色主题活动,提供立体化的教育空间
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,在职业认知、职业培养和职业实践阶段分别开展系列主题活动;如组织各级技能比赛;举办入学教育、感恩教育、励志教育和创业教育;开展争当“市高技好人”评比活动。通过针对性的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展,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进,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、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,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。
(3)科学引入职业测评,培养健康从业心理
基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心理,在职业认知、职业培养和职业实践阶段分别开展了职业心理测试、团体辅导、个体咨询等活动,通过创新式的预防干预活动,有利于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培养,教育效果明显。形成了《基于团体辅导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》典型案例。
2、打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平台
教师队伍建设坚持“引进来,走出去”的理念,一方面,积极引进行业、企业人才,加强职业指引;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培养,通过企业实践和出外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核心能力。目前,已组织38位老师参加了职业指导师培训,60位老师参加了职业心理指导师培训,并分别取得资格证书;组织了16位学生处人员、德育老师参加专题培训;组织了全体班主任、学生管理人员(宿管、保安)参加了相关主题培训。聘请企业、行业指导专家12人,邀请企业、行业专家42人次到来我校职业之家开设讲座,实现政校企齐育人才、共建项目的局面。
3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阵地平台
(1)实施有形与无形教育的融合
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,在学生宿舍、教室、实训室实施6S管理,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;
(2)实施有声与无声教育的融合
成立3个“职业之家”,引入企业文化,邀请企业、行业专家、优秀毕业生来校作讲座,促进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;
(3)实施校内与校外教育的融合
成立18个德育基地,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、外出团队拓展,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能力,形成校内与校外教育的融合;
(4)实施课内课外教育的融合
成立了3个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,完善了42个学生社团,自主自发开展形式多样、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,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爱好。
4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资源信息平台
在校园网络上创建职业规划专栏,专栏由“一个载体--职业测评,六个板块--职业指导、职业咨询、创业指导、毕业生风采、交流论坛和职业资源库组成。学生可以登录浏览和参与职业测评,现学生浏览量达到5500人次。专栏既为学生提供了职业资源信息,丰富了学生的职业知识,同时又为学生的择业就业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(三)完善“多元评价”,提升核心能力
根据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《关于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项目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,通过学校、企业、家长三位一体的评价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情况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:学校--职业素养课程、文化素养课程、专业核心能力课程、学生职业成长档案;企业--顶岗实习反馈、调查表;家长—家访反馈意见、调查表等,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呈现评价结果。
四、条件保障
(一)建设工作机制和举措,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
1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、创新构建项目建设方案、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,做到有章可循,有法可依;
2、建立项目建设例会制度,按期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工作,定期配合学校的内查与外审,做到目标引领,机制带动,全员参与。
(二)实施“五体合一”规律,发挥教育主体合力
为推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,上级部门、学校、教师、学生、企业单位统筹兼顾、各就各位;相互调整,相互配合,开创多赢局面。
(三)坚持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理念,加强职业指引和内部培养
1、聘请职业专家、企业、行业专家的指导、讲座,促进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提升;
2、组织“两师”的专题培训,实现职业指导师、心理咨询师全程指导;
3、开展德育队伍、学生处人员等全员培训,形成人人有责,人人会教的局面;
4、加强学生干部主题培训,发挥以点带面,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。
五、主要成效
通过两年的实践,创新了“141”教育模式,教育效果明显。
(一)实现了“三高”
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,初次就业率达到95%,毕业稳定率达到96%,毕业双证率达到98%。
(二)普及了“三多”
在建设期内,受益的学生多,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活动;参与的企业多,邀请来校做讲座的企业专家有40多人;指导的教师多,基本形成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局面。
(三)达到了“六无”
开展多元主题教育,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,校园面貌焕然一新,管理效果明显。呈现了地上无垃圾,厕所无臭味,墙上无脏痕,卫生无死角,食宿无事故,安全无隐患的良好局面。
(四)提升了服务
2013年和2014年,学校艺术团为政府部门、企业、行业、社区送去了多场文艺演出;志愿者参与了团市委、团区委、黄石街组织的献爱心活动;团委、学生处承办了团市委、局团委组织的成人宣誓活动和“清明”扫墓活动等。学校组织的“进社区、到企业、下农村”活动得到了政府部门、企业、行业的广泛认可,为广州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。
(五)加强了示范
两年来,我校学生参加世界、全国、省、市技能竞赛,获得了43个奖项,其中,在第42、43届世界技能竞赛全国选拔赛中,我校学生分获第一、二、四名;24名学生被省、市评为校园之星、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;3个社团被省、市评为优秀社团和先进集体;3名学生被学校评为“市高技好人”最高荣誉称号;香港风采中学、湖南机电学院等10余所学校来校学习和对口交流,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。
六、体会思考
经过两年的建设,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,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和深化。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要做强做大,人人有责,形成教育主体合力;二是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系列活动要推陈出新,更接地气,发挥教育形式的吸引力;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阵地要形式多样,开拓创新,深化校企文化的影响力。
今后,学校在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基础上,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模式,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学生成长,助推学生走向成功,让学生充满幸福,以求增强示范、辐射和影响作用。
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
2015年6月